临池心悟文人画

刘云泉
 
    我国历史上传承下来的高蹈翰墨者,大部分皆是书画兼擅者。他们既以书为画,又渗画趣于书,力行独执,独立于世,既是画家,也是书家,而且还是辞藻过人的文人诗家。如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李可染等无不名列其左,他们是文人画的代表者和推进者。
    文人画中有个极其重要的元素,那就是书法艺术的直接参与和间接渗透,可以形象地想象书法是“桥”,搭建在楚河汉界之上,桥的彼岸是文学,桥的此岸是绘画。彼岸是直接运用文字辞章,并与书法直接互通,因之能使文人画者常能翻书阅读,崇文尚志尚意。只是如今不少字人画者,只追上市闹热,已不足为家,更不足道。
    桥的此岸是画图,毛笔和墨汁原本是书法和中国画的共用工具,毛笔有硬毫、软毫、短锋、长锋之别,性能各异,唯其书法,才能把各异性能最完美地施展出来。书法讲究笔神、笔姿、笔气、笔韵、笔趣,枯湿浓淡,笔实墨沉,力透纸背,那真是中锋砥力,侧锋仙姿,既能“老蔓缠松饱霜雪”,也能“叟蛟出海弩虚空”,只因书法中的运笔技法,成为运用毛笔最为珍贵的律动技巧,只有律动的韵致美感,才能获取书写精神的核心要素。一笔之中有快慢,一笔之中有抑扬,而且运用自如,必是笃学书法的结果。运笔中不懂快慢结合,不懂用中锋,不懂慎用侧锋的书画家不是好的书画家。运笔的律脉关系,才是笔法运笔的核心之术。
    我在书画创作中一贯秉持一个鲜明观点,那就是笔法魅力至上。笔法的魅力就是智慧的闪现,笔法技能的掌握,是劳心又劳力的结果。没有精湛的笔法就没有齐白石,没有高超的笔法也就没有王羲之,楷模中八大山人是、黄宾虹是、李可染是,他们都是十分擅长笔法的举旗者,他们没有精为的笔法,也就没有他们的盖世流芳。
    如今世上运笔有些垢迹毛病,那就是把直笔变曲,直正变斜,偏离传承法度,不按共识规律,一叶障目,不知大柯。尤其一些书画主管部门和媒体,时出错误指令导向,不知是谬,媒体刊载太多疵迹误世。何时绳偏,我的能力只是说说,企盼正风正义了。
    假设说文人画是中国绘画之“核”,我看也会一点不过,因为文人画涵盖了诗书画,诗书画是文人画的三根重要支柱。“三要”就是文人画存载流芳的坚实基础。
文人画一“要”是“写”,而非描绘,—个“写”字,看之容易作之难,那是进入书法艺术的堂奥。熟练横、竖、撇、捺、点的自由操作,使墨线为智能心迹,没有十年以上的书法功夫是弄不出好的笔姿。写画之人很多,但会用笔用墨者那就凤毛麟角。如今有的名画家画了几十年的画,还真不知道怎样运用亦刚亦柔的毛笔,这种存在远非个别现象。文人画中的“写”,用笔的基本规律是快慢中的抒情节奏,好的笔姿是中锋和侧锋的巧妙使用,是把书法中的笔法延展,抒情而放大,把短线变成长线,把小点变成大点,把意象中的线搭建成具象中的物,是一种笔法的转向过程,也是一种文化转向。书法中有“碑学”和“帖学”之分。董其昌、文征明、部分扬州八怪,他们是用“帖”的精能笔法,成就了历史画库的瑰宝;石祷、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可染等是用“碑”之笔法完成了传世珍作。学画者学碑更容易登堂入室,先贤说“擅碑者必精于画”,那么也可以说“擅画者应精于碑”。不管入碑入帖,都要植入书法笔法技能技巧,留下写心的笔迹。
文人画二“要”是跋,在画面上那更是直接用上了书法。优秀的书法跋迹同绘画本身的结合,已经是画图中最为出彩的组合模式。好的文藻会骤然点亮心灯。好的书法跋迹会由心悦目。书法是画人的累年功夫,没有临池跬步,难至千里,日日必修,方能画图渐进。如今有个可喜现象,那就是图画中画字的现象大大减少了,悟到了运用真格书法去跋句,锦上添花,助推画面,只是优秀者太少太少,同志还须努力。
文人画三“要”是有好的诗文句子,这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画外功夫。文人画里的题画诗,可以有别于传统中的正统诗。题画诗是根据画面随情而动出现的,题画诗可以根据画面铺陈直说,也可委婉含蓄说,还可趣说,不管哪种说法,都要鲜活,内藏玄思妙想。
我最喜欢的画家跋句一个是八大山人,一个是郑板桥,再一个就是齐白石。八大山人常用“涉世”二字独语单跋,用意是在导引指向,诱人去好好品读其言志和阅世透观;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干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扰蜂和蝶”,出语叙述,让人悟难。又如齐白石“八哥能语偏饶舌,鹦鹉能言有是非,省却人间烦恼事,斜阳古树看鸦归”,也是面对市井市象的吐槽。四句中只有最后一句是正诗,可见齐白石的正诗功底是高超的。
若干年前有人提出了“新文人画”概念,无疑是在文化偏向时提出的新主张,应该说启发了积极的倡学作用。但我并不同意“新文人画”这一概念。文人画应该说只有高下之分,真伪之分,没有新旧之分。这一提法有损历史上优秀文人画的地位和精神,也隐伤了“笔墨当随时代”的文化判断。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文化的交融,文风的流动,都是历史的安排和必然,笔墨语言都是当随时代,代表时代的心痕心向,即是存在的永恒,因而就没有什么新旧之别。我倒觉得有些“新文人画”有点欠火,不是笔语欠火,就是文语欠火,多数是书法欠火,这又给了文人画家更高的要求。
我十分推崇对文人画的“文骨”和“文心”的判定,尤其是“文骨”。骨之不存,意象和气节何在?
                                                                                                                                                      刘云泉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摘自《中国画学刊(第7期)》
  • 彭先诚:南风篇
    ​彭先诚1941年生于四川成都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艺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
  • 刘朴丨笔墨有情 画中有诗
    刘朴,本名刘国辉,1945年生于四川成都。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四川蜀山画院院长。
  • 异乡花草合欢图 ——维...
    异乡花草合欢图——张大千与韩女池春红组照1985年,张大千研究专家包立民先生根据上海陆平恕医师收藏的书法手卷,首次向世人介绍了张大千在...
  • “大中华面孔”的毛泽东...
    大中华面孔的毛泽东维 微 / 文大众熟悉毛泽东的书法,是1949年以后的事。上世纪70年代至今30多年间,毛泽东题词、书信、诗词手迹精品陆...
  • 四川省中国画学会官网 |...
    梁时民,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四川美术馆馆长,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第一批...
  • 四川省中国画学会 | 学...
    沈道鸿1947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中国画学会顾问,四川美协人物画专委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