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朴,本名刘国辉,1945年生于四川成都。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河山画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四川蜀山画院院长。
艺术经历
- 自1982年起,先后在成都、南京、北京和香港、台湾地区及新加坡、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举办个人画展和参加联展,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国外重要画展并获奖;
- 1999年参加“百年中国画展”;
- 2005年参加中国文化部大型中国画长卷《神州颂》创作,所绘作品《峨眉清音阁》随“神舟六号”飞船载入太空;同年参加中国北京“第二届国际美术双年展”;
- 2006年参加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第二届山水画展”并获奖;
- 2008年入选中国奥委会举办的“永远的奥运·奥林匹克史诗画卷”,参加“中国首届水墨艺术双年展”;
- 曾在《美术》 《中国画》《中国书画》《国画家》 《江苏画刊》《雄狮美术》《艺术家》等刊物发表作品和专题介绍;
- 代表作《梨乡》《宁河老渡口》《早市》《金风过处》等多幅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 出版有《刘朴画集》 《刘朴精品集》 《刘朴扇面专辑》 《刘朴水墨山水》等,曾主编《董其昌·八大山人画风》《石涛·徐渭花鸟画风》等。
- 作品及传略编列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中国当代美术》《百年中国画集》《20世纪中国画家作品集》 《世界艺术家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典籍。
作品欣赏
无论是人生还是艺术,刘朴都没有阅历坎坷,他的道路基本上是平坦的。这种出身给了他充分的自信,因此他的绘画里也有了一种随遇而安,雍容大度的精神气象。1982年的《南坪深秋》是一个很好的起点。1984年《巴山早市》再获好评。可以说,他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绘画的基本风格。风格作为绘画艺术成熟的一个基本标志,是求之不得的东西,如果一个画家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那么这种画家往往是具有天生的艺术慧根的。

《晨雾》26cm×59cm

《老茶不淡》26cm×59cm
刘朴出生于一个具有文化背景的家庭,他少年时代就开始接触中国绘画了。这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开端。中国绘画的精神往往是从渐进的熏陶中形成的。得伍瘦梅先生启蒙,使他捷足登上了通往中国绘画高境界的阶梯。伍瘦梅先生是巴蜀绘画的一代宗师,不但精通诗文书画,而且具有较深的国学修养,青年时代即得到张大千、冯灌父先生的青睐。刘朴拜师学习的时候,正是伍瘦梅先生学术思想和绘画风格成熟时期。从伍瘦梅这座艺术宝库里,刘朴得到了对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的基本认识。他对于中国绘画的笔墨和线条有了最初的感悟。


现在有很多美术评论家在谈到刘朴的绘画时都曾经谈到过他绘画的纯粹性,这一点就来自他对中国绘画的认识。中国山水绘画是以阴阳观为基础的,绘画诠释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思想。书写性不但是绘画的手段,而且还是实现山水之“道”的手段。他的绘画基本上排斥了制作的手段,从局部到整体,画面上活跃的是线条和笔墨的精神音符。他的绘画语言延续了正宗的传统绘画语言的精神,不是对传统绘画语言僵硬的翻译,也没有夹杂西方的拉丁字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刘朴的绘画深深地打上了传统山水绘画的烙印,这是他师法传统的痕迹。从他这个时期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另一面,那就是他师造化的探索。从对传统的膜拜和依恋到对时代的关注是每个画家思考的问题,他们的差异在于实践。八十年代末期,他悄然走向了巴山蜀水的怀抱,开始为故乡的风景吟唱了。

《春江水暖》26cm×59cm

《凌云图》

《宁河泛舟》22.5cm×35cm

《江山人家》